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述国亡诗

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〔五代〕

君王城上竖降旗,妾在深宫那得知?
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!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后蜀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,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?
十四万军士一起放下武器投降,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守家卫国的男子!

注释
妾:花蕊夫人自称。
解甲:解除武装,指投降。
更无:一作“宁无”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尚作恩 等 .晚唐诗译释 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,1987 :310-311 .
2、 吉林大学中文系 .唐诗鉴赏大典(十二) :吉林大学中文系 ,2009 :248-249 .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费氏(一说姓徐),青城(今四川都江堰市)人,因才貌双全,得幸于后蜀主孟昶,拜贵妃,别号花蕊夫人。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,为时人称许。孟蜀亡国后,被掳入宋。宋太祖久闻其诗名,召她陈诗。徐氏就诵了这首“述亡国之由”的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萧涤非 等·唐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
2、 吉林大学中文系·唐诗鉴赏大典(十二):吉林大学中文系,2009

鉴赏

  这首诗第一句是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,第二句使诗意更为深入,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。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,第四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了蜀主的无能,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,从而表明了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,报国之志。

 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:“君王城上竖降旗”。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,荒淫误国,宋军压境时,孟昶一筹莫展,屈辱投降。诗句只说“竖降旗”,遣词含蓄。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,耐人玩味。

  “妾在深宫那得知”纯用口语,而意蕴微妙。大致有两重含义:首先,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“女祸亡国”论,如把商亡归咎于妲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述国亡诗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首句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;次句使诗意更为深入,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;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;末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蜀主的无能,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,从而表明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。

花蕊夫人

花蕊夫人

在五代十国时期,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,她们不仅容貌美丽,而且能诗善赋,多才多艺。有关她们的事迹,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,因其所处时代相同,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,她们的身份、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。世传《花蕊夫人宫词》100多篇,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,诗一卷(《全唐诗》下卷第七百九十八)归属于孟昶妃,但词中有“法元寺里中元节,又是管家降诞辰”语,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,正是王衍生日,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,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。 2篇诗文  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南乡子·袖敛鲛绡

欧阳炯 欧阳炯〔五代〕

袖敛鲛绡,采香深洞笑相邀。藤杖枝头芦酒滴,铺葵席,豆蔻花间趖晚日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颜杲卿传

《旧唐书》〔五代〕

  颜杲卿,琅邪临沂人。以荫受官。性刚直,有吏干。天宝十四载,摄常山太守。

  十五年正月,思明攻常山郡。城中兵少,众寡不敌,御备皆竭。其月八日,城陷,杲卿、履谦为贼所执,送于东都。思明既陷常山,遂攻诸郡,鄴、广平、钜鹿、赵郡、上谷、博陵、文安、魏郡、信都,复为贼守。禄山见杲卿,面责之曰:“汝昨自范阳户曹,我奏为判官,遂得光禄、太常二丞,便用汝摄常山太守,负汝何事而背我耶?”杲卿瞋目而报曰:“我世为唐臣,常守忠义,纵受汝奏署,复合从汝反乎!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,叨窃恩宠,致身及此,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?”禄山怒甚,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,节解之,比至气绝,大骂不息。

  乾元元年五月,诏曰:“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;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。”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浣溪沙·惆怅经年别谢娘

顾夐 顾夐〔五代〕

惆怅经年别谢娘,月窗花院好风光,此时相望最情伤。
青鸟不来传锦字,瑶姬何处锁兰房,忍教魂梦两茫茫?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